登楼晚暑复相攻,快意清风忽此逢。
云似碧山天似水,霁波平浸两三峰。
译文、赏析 / 严勇
译文
图片
傍晚登上高楼,晚夏的暑热再次袭来,让人难耐,这时却意外遇上了令人舒畅的清风。
天上的云彩像青绿色的山峦,天空像澄澈的水面,雨后初晴的水波平静无澜,倒映着两三座山峰。
注释
图片
霁波:平静的水波。
注释引用:百科赏析
图片
这是金代诗人密璹的一首夏晚避暑诗。
晚来登楼,暑气还赖着不走,正觉烦闷时,清风却不请自来——这瞬间的切换,像极了密璹笔下的惊喜。
这首诗最绝妙之处,在于以“夏晚清风”为线索,通过动词与比喻,将体感之变化与景致之美丽,巧妙结合,于平淡中见真味,将自然之美与诗人之心境完美呈现。
“登楼晚暑复相攻,快意清风忽此逢。”一二两句是说,傍晚登上高楼,晚夏的暑热再次袭来,让人难耐,这时却意外遇上了令人舒畅的清风。这是写“夏风之快意”。
八百年前的诗人,把夏晚的妙处写得太实在。前两句不说风多清凉,只写“暑相攻”的难耐与“忽此逢”的快意,一抑一扬间,那股从燥热里猛地挣脱出来的舒坦,仿佛就扑在脸上。就像刚从闷热的房间走到露台,风裹着草木气扑过来,连呼吸都轻快了。
“云似碧山天似水,霁波平浸两三峰。”三四两句是说,天上的云彩,像青绿色的山峦,天空像澄澈的水面,雨后初晴的水波平静无澜,倒映着两三座山峰。这是写“夏晚之景致”。
更绝的是这两句。云成了碧色的山,天化作了澄澈的水,雨后的波平浪静里,山峰像浸在水里的墨块,晕出淡淡的影。诗人没堆砌辞藻,只用“似”“如”“浸”几个字,就让天地换了模样——是写实,又像幻境,风里的清凉,忽然就有了形状。
原来,夏晚的浪漫,不止是风的爽快,更是诗人把寻常景致看出了新意。他让我们知道,站在高楼的那一刻,暑气与清风的相遇,云与山的相换,都是独属于夏夜的温柔馈赠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配先查配资-股票配资门户网-合法配资公司-专业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