还记得印度前官员那一句信誓旦旦,绝不拿人民币买俄油,让人一度感慨,“小印度这架子,真不小”。眼前一翻新闻,话题又倒回来了。路透社曝出料,印度国有炼油巨头已经用人民币结算了两三批俄罗斯石油,那些当年说绝不会用人民币结算的承诺,终于彻底翻篇。
对比起来,几年前印度还时不时在公开场合摇旗呐喊,坚决拒绝人民币,用卢比结算才是“自主权的象征”,怎么看都像是“硬气宝宝”。但今年俄罗斯油船上岸,油款全奔着人民币去。美方关税那只大棒挥了好几圈,印度依然扛不住现实压迫,这一幕,有点像是“打脸大赏”。
之前,印度油厂疯狂抢购便宜俄罗斯石油,每桶便宜八到十美元,买得那叫一个狠。后来进口一路飙涨,俄油成了印度总进口量的三分之一,俄罗斯一跃成了印度第二大石油供应商。省钱是谁都喜欢,尤其印度这种能源消耗大国,每年靠低价俄油能少花一百七十亿美元,通胀压力减轻,工厂成本下降,国内稳得住。
一开始,印度尝试用美元和阿联酋迪拉姆结算,尝试绕开西方制裁。美国不乐意,推关税、施制裁,这条路没法走。印度又出主意,想搭建石油卢比机制,劝俄罗斯接收卢比。这话说得好听,碰壁是意料之中的事。卢比汇率一天一个样,兑美元跌了十五个点,国际流动性基本就靠印度自家吹,俄罗斯捏着一堆卢比,买不了关键机器,也换不来能用的货物,像是捧着变质牛奶。
这个僵局里,印度只剩下“花不出去”的卢比,一边是烫手山芋,一边油船卡在海上,真到该“低头认怂”的时刻。俄央行副行长直言不讳,捏着几十亿美元卢比,采购不了急需零件。油企一度暂停新订单,原因通通指向结算行不通。这一串憋屈,逼得印度不得不妥协,被动地接受了人民币结算。
当印度嘴巴上拼命喊着“本币国际化”,现实却啪啪打脸。贸易结构失衡,俄罗斯出口90%都靠石油、天然气,要的只是自己缺的高附加值产品,印度能提供的多是大米、茶叶,还真不一定能吃得消,卢比留在手里越积越多,等于“资产冻结”,又不能用来采购其他国家商品,俄企业基本认定:拿卢比,不如承受风险。
印度愿望挺好,用卢比买油,顺势把本币国际化。这算盘,人家俄罗斯压根不接招。现实到底怎么破?只剩人民币能用。一边是俄方要稳定货币,一边印度怕失去便宜能源。人民币交易体系早被打通,俄乌冲突后,人民币在俄罗斯外贸结算里的占比直线拉高到四成。俄企业手里的人民币能直接买中国商品,也可以在金融市场自由兑换成欧元、东盟货币,闭环全搞定,还不用担心被SWIFT掐断通道,整个流程安全。
看看印度,想用卢比,发现油船都堵在海上,没法付钱。想用美元,直接被美国盯着关税加码。想用迪拉姆,一样被盯。开车撞墙,最后才服软,用人民币结算。一通分析,人民币结算方式,既能保障俄油持续供给,还能让印度财政不炸锅,高管说穿了,流动性强,结算快,风险小,要啥有啥。
货币霸权为什么松动?其实就是“花不出去”。石油美元体系战无不胜,但美国频繁动用金融工具,全球市场里各国如履薄冰,谁敢压上全部家底,见谁走火入魔。俄罗斯的“卢比危机”就是缩影。小众货币没市场,霸权货币被玩成制裁武器,最后稳定、承接力强的人民币莫名其妙顶上,但这一切其实摁不住真实需求。
看懂现实,人民币已成全球第三大储备货币,IMF数据摆在那里,6%占比有目共睹。越来越多国家开始用人民币结算,还真不是政治站队,多是实际需求决定。巴西用人民币买矿,“东盟混结系统”立起来,金砖国家探讨论跨境结算,谁都不想举着大旗被动挨打。
印度经历这场教训,货币国际化不是靠政策硬推,汇率得扛得住,资本得跑得出来,全球认可那才是硬道理。俄印这场“货币转向”起点其实朴实,全球“去美元化”慢慢变成流行趋势,每个国家都怕鸡蛋放在一个篮子,谁都担忧货币结算突然失效,“多极货币”越来越像主旋律。
油厂的人民币结算单,其实就是国际贸易背后逻辑,人家俄罗斯推人民币,务实,印度接受人民币,无奈。这场折腾,直接印证了“没啥货币必然永恒,只有利益权衡更现实”。美元不是不可替代,事实面前,美国拦不住谁用啥结算方式。
眼下,印度对人民币“低头认输”只是一个开场。能源是谁都舍不得放弃,利益才是真正驱动力。未来会怎么变?人民币的“硬通货”地位,还在继续铺路,每走一步都是实实在在的市场选择。
本文章旨在弘扬社会正气,如发现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,请及时反馈,我们将认真核实并处理。我们秉持新闻专业精神,倡导健康、正面的价值观念。如有内容修正需求,请通过官方渠道提交。小编写文不易,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,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,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。
本文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目标,如涉及权益问题,请提供相关证明,我们将依法调整或删除。
配先查配资-股票配资门户网-合法配资公司-专业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